传统合约是指双方或者多方通过协议来进行等值交换,双方或者多方必须信任彼此,能 履行交易,而智能合约则无须彼此信任,因为智能合约不仅是由代码进行定义,也会由代码 强制执行,完全自动且无法干预。
密码学家和数字货币研究者尼克·萨博早在1994年就提出 了“智能合约”的概念,几乎与互联网的概念同时出现。
从本质上讲,这些自动合约的工作原 理类似计算机程序的if-then语句,智能合约只是以这种方式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。当 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,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。
而在20世纪90年代,萨博关 于智能合约如何工作的理论并不能实现,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能够支持可编程交易的数字金 融系统。
因此,萨博当时的智能合约理念还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,无法应用到现实中。而随 着区块链技术的突破,智能合约获得了重生的机会,让以往人们幻想中“可编程的钱”能够有 机会付诸实践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