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区块链技术应用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局限,其积极意义和未来发展潜力仍然值得广 大金融机构的关注与研究,国内银行应该积极抢抓机遇,尝试在部分业务上实现突破。
(一)有控制的分布式记账
区块链去中心化强调共享群体自身的智慧与决策,从理论上看,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 用需要政府及银行放松对金融业务的管控权,将记账、交易等管理权分散至企业、政府机 关、个人等社会各经济主体。鉴于政府对金融安全、社会安定以及打击犯罪等问题的综合考 虑,必须对金融、货币有一定的掌控权,故建议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一定层面上建立有控制的 授权式分布记账体系。
在这种有控制的分布式记账体系下,中央银行拥有各区块账簿的查询、修改、决定是否 合法等最高权限,并有权决定参与机构的准入资格和操作权限,分布式清算体系和货币支付 的记账权、账簿存储权仅向得到授权的金融机构开放。
(二)记账权的区块链应用
区块链账簿要保证不可篡改,需要实现分布式记账,即多个记账节点都保存一份账簿, 这意味着从以前单个机构记一本账过渡到多个机构各记多本账。相较于比特币的参与者数量 和交易频率,金融交易数据及交易频率量级更为庞大。分布记账首先将导致央行、大型机构 等成倍增加存储和交易处理成本,而中小型机构则无法承载负荷记账任务。 在区块链实际应用中,可以不改变现有账簿的集中存储方式,而将记账权限作为区块链 内容,在授权机构间分布存储,这样会避免存储和交易数据过大的问题,同时保证账簿的安 全性。
(三)非资金交易领域的应用探索
(1)抵押品管理:利用区块链技术对银行的抵押品进行管理,抵押品的所有权和交易 记录均分布记录在各家机构中,可以解决现有抵押品的管理和所有权转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效 率问题。
(2)积分平台:目前各银行的积分平台均存在着兑换物品采购和管理的限制,需要大 量的采购和维护工作。积分区块链联盟建立后,各机构统一采用同一个互信的积分体系,并 提供自有或整合的兑换资源,从而提升积分的使用便利性,扩大使用范围,提高积分的市场 价值。
(3)信用体系:目前征信机构收集个人和企业的交易记录和身份信息,进行信用等级 评价。但当各个使用信用评级的机构间建了区块链式的信用体系后,就无需专门的征信机构 来采集并保存信用信息了,新的征信体系具有公开、公正、无法篡改的优势。
我们可以预见,区块链技术将释放出更多智慧,带来创新潜力爆发,革新未来的金融行 业格局。从古埃及时代的纸莎草演进到今天的数字化,人类文明发展不断提速,生活在创新 百花齐放的互联网时代实乃我辈之幸,作为银行从业者,瞥见改变未来的光束,从重塑自身 出发,展望行业格局,愿它能照亮未来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